第二章 隐射双关系统第10节 甄真贾假隐射系统(3)
(7)水月庵、智通、智能儿、芳官
周瑞家的奉命送宫花,“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两个一处玩耍呢”。(第十五回)——惜春
隐射孔四贞,智能儿隐射孝庄。“水月庵”指清后宫。“馒头庵”指入主北京的清后宫。当时的民谣云:“朱家麦,李家磨,做成一个大馍馍,送给对巷赵大哥。”
王夫人将芳官等唱戏的女孩子逐出大观园,芳官“只要绞了头发做尼姑去”。(第七十七回)智通得信,向王夫人要了芳宫。“从此芳宫跟了水月庵的智通”。(第七十七回)——孝庄于顺治五六年间,抄检过一次后宫,将部分满汉妃子打入冷宫。
(8)秦可卿丧事僧道
秦可卿死后“这四十九日,单请一百零八众僧人在大厅上拜大悲忏”,“天香楼,是九十九位全真道人,打十九日解冤洗业醮”,“会芳园中,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,五十位高道,对坛按七作好事”。(第十三回)“五七正五日上,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……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……又有十二众青年尼僧,搭绣衣,红鞋,在灵前默诵接引诸咒,十分热闹。”(第十四回)——隐射皇太极与董鄂氏相隔十八年的两次隆重国葬。
(9)铁槛寺住持色空、十二小沙弥、十二小道士
“铁槛寺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的,现今还有香火地亩,以备京中老了人口,在此停灵。”(第十五回)贾珍“因见发引日近,亲自坐车带了阴阳生,往铁槛寺来踏看寄灵之所,又一一嘱咐住持色空好生预备新鲜陈设,多请名僧,以备接灵使用”。(第十四回)——隐射董鄂氏隆重国葬。
元春省亲前,大观园里建有“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”(第二十三回),“采访聘买得十二个小尼姑、小道姑,都到了”。(第十七回)不久,“一班小尼姑,道姑也都学会念佛诵经”。(第十八回)元春省亲,“忽见山环佛寺,忙盥手进去焚香拜佛,又题一匾云:‘苦海慈航’,又额外加恩与一班幽尼女道”。(第十八回)元春省亲后,“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”“送到家庙铁槛寺去”,交贾芹去管。(第二十三回)——隐射皇太极隆重国葬。
(10)馒头庵、静虚、智善、智能。
王熙凤“带着宝玉秦钟往馒头庵来”,“静虚带领智善能两个徒弟出来迎接”。(第十五回)这一夜,馒头庵里不平静,同时上演两台好戏。
一台是情爱戏。秦钟和智能儿在荣府时常玩笑,“二人虽未上手,却已情投意合了”。“秦钟趁黑晚无人,来寻智能儿”。此戏为《秦鲸卿得趣馒头庵》。(第十五回)——秦钟隐射多尔衮,智能儿隐射教庄,是皇太极殡葬期间,已经“养小叔子”了。
一台是政治戏。静虚为了一桩官司请求王熙凤帮忙。“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,和府上相好……写一封书子,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,不怕他不依。要是肯行,张家那怕倾家孝顺,也是情愿的。”此戏为《王凤姐弄权铁槛寺》。(第十五回)——隐射孝庄迫使襄亲王与董鄂氏解除婚姻关系。
(11)栊翠庵、妙玉、道婆(蟠香寺、牟尼院、妙玉的师父)
妙玉“苏州人氏,祖上也是读书仁宦之家,因自幼多病……到底这姑娘入了空门”。(第十八回)邢岫烟说,“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,只一墙之隔,他在蟠香寺修炼。”(第六十三回)妙玉进大观园十八岁,“去年随了师父上来,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,他师父精演先天神教,于去冬圆寂了。”(第十七回)照上述推算,妙玉七岁前就进了蟠香院了。而七岁的孩子如何会与邢岫烟有“半师之分”?可见妙玉的历史有许多“真事隐”了。
妙玉在大观园涉及三场戏。
《贾宝玉品茶栊翠庵》(第四十一回)妙玉向贾母等敬茶后,“只见道婆收了上面茶盏来”,忙命将刘老老喝过的茶杯“搁在外头去罢”。(第四十一回)
《芦雪亭争联即景诗》(第五十回)贾宝玉为什么能够向妙玉要来梅花?事后,连邢岫烟也诧异“怪不的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”。(第六十三回)
《寿怡红群芳开夜宴》(第六十三回)宝玉收到“一张粉红笺纸,上面写道:‘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’。”(第六十三回)“妙玉并没亲来,只打发个妈妈送来。”宝玉请教了邢岫烟,“写了帖子,上面只写‘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’几字,亲自拿了到栊翠庵,只隔门缝儿投进去”。妙玉,金陵十二钗第六号人物,惟一与四大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物。妙玉凭什么魅力能搭上“金陵十二钗”?——原来“十八岁”隐射康熙十八年,孔四贞将军从驻扎十年的桂林回到了北京。《寿怡红群芳开夜宴》指康熙二十二年五月三日庆祝平定三藩并收复台湾。《贾宝玉品茶栊翠庵》与《芦雪亭争联即景诗》隐射孔四贞与康熙的姑侄情结,还回忆了平藩与收台十年的战乱。
收藏 打印
版权声明:本站是交互信息网,如是转载,版权属原作者所有;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……
文章评论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