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信息网
未登录
首页 > 人文 正文

樊梨花的传说梨花教子-樊梨花二次来到了三皇沟

一平 2023-09-15 08:44:58 1003 整理 0 0
樊梨花二次来到了三皇沟,并将那年她在这里生的孩子薛刚也带来了。这时的薛刚,已经六七岁了。这次来到三皇沟后,他见这里山清水秀,与京华大不相同,感到特别有趣好玩,每天...

樊梨花二次来到了三皇沟,并将那年她在这里生的孩子薛刚也带来了。

这时的薛刚,已经六七岁了。这次来到三皇沟后,他见这里山清水秀,与京华大不相同,感到特别有趣好玩,每天吃了饭后,就与左近的几个孩子上窜下跑,扒鸟窝、掏鸟蛋、撵兔子、逮螃蟹、上山捉松鼠、下河摸泥鳅,打打闹闹,好不快活,梨花也不约束,管你上天。

有一次,几个孩子在墙窟窿里掏麻雀,一个孩子瞪着眼、张着嘴、踮着脚正往墙洞里瞅时,不防一条小花蛇“嗖”地从墙窟窿里窜出,正巧窜进小孩的嘴里。小孩吓得“啊”地一声,仰面跌倒在地。孩子们一见,吓得一齐惊叫一声,都跑走了。小薛刚不愧是将门之子,比别的孩子有胆量,上去一把将蛇抓住,用力一扽,就把蛇拽了出来,“刷”地往石头上一摔,摔了个稀烂,然后将小孩扶起,又送回家里。

又有一次,孩子们上树摘果子吃,一个小孩不小心掉下树来,摔得头破血流,还是薛刚将孩子送回家去。

秋天,柿子红了的时候,孩子们发现树上有一个马蜂窝,人都叫它“轱辘包”,就有箩筐那么大,孩子们不知厉害,就抛石击打,并且比赛看谁击的准。薛刚虽小,却很有臂力,只一下,就击中了。只听“轰”地一声,野蜂倾巢飞出,就找到了目标。吓得孩子们大叫一声,拔腿就跑,就有两三个孩子被野蜂赶上,拧了几下,哭叫着跑回家里去了,薛刚也被拧得脸都肿了,三天没有出门。

通过这几件事情的发生,樊梨花心里很不平静,他想:这样下去,是要把孩子娇惯坏的,她忽然想起《礼记》上有句名言:“玉不琢,不成器,人不学,不知义。”不能让孩子再贪玩了,要让孩子读书、学武艺,长大才能成才。

于是她千方百计地费了很大事,借来了一本幼儿启蒙书《教子篇》,讲的都是古人如何教育孩子的内容,非常适用。

梨花向薛刚说道:“孩子,你今年已经七岁了,不能再跟着孩子们打闹了,你该开始学本领了,不学本领,长大就没有作为。”

薛刚问:“娘,你叫我学啥?”

梨花说:“第一就是读书,第二要练武功,长大做个文武双全的人。”

薛刚生来虽然个性倔强,但很听话。说道:“娘,你叫我读书学艺,我太喜欢了,明天我就不出去玩了。”

梨花高兴地说:“好孩子,真听话,只要你好好学习,用心练功,小孩子家,娘还是让你出去玩的,至于如何学,怎样玩,娘对你自有安排。”

薛刚一听叫玩,忙问:“娘,怎样安排?”

梨花说:“清早空气新鲜,头脑清醒,最宜起早念书,上午娘给你开讲,你要静心听讲,认真领悟。下午让你思想放松,出去玩耍。当了学生,就不许再打架骂人了。晚上很静,适合学习刀枪,练习弓箭。我要亲自教你武艺,并让春红、秋香当你的小老师,明天就可开始。”

到了次日,吃了早饭,樊梨花就拿出了那本启蒙《教子篇》,开始给儿子讲课,开卷第一篇是《孟母三迁》。

梨花讲道:“孟母者,孟子的母亲。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,春秋战国时邹国人,他的父亲死得很早,全靠母亲纺花织布维持生活。孟母对儿子的学业非常关心,特别对读书的环境条件更为重视。他家住的地方,正好与一个杀猪的作坊比邻,孟轲得空就到那里去玩。孟母心想:这地方对孩子没好处,影响太坏,我不能让孩子长大了也学杀猪。于是就搬走了,换了一个地方,是个郊区。谁知这地方的附近是个乱葬岗,经常有人往那里埋葬。一闻哭声,孟轲就跑着去看,回来并还作出种种模仿,又哭又叫。孟母暗忖:这个环境太糟糕了,这能让孩子学好吗?介于前车之鉴,这一次孟母非常慎重,所迁之处,正好位居一个学府的附近,孟轲常去那里玩耍,竟在不知不觉中学了不少礼义谦让方面的知识礼节,孟母满意地说:“此可以教吾子也!”就安心定居下来,后来孟子就成了与孔子齐名的圣人。”

薛刚听了,心有所悟地问道:“娘,孟母三迁,咱迁不迁?”

梨花说:“乖孩子,孟母三迁,是为环境所逼,这里山清水秀,民风谆朴,环境宜人,是个难得的幽静之处,不用再迁了。”

这一课,薛刚听得津津有味,要母亲接住往下再讲。

梨花说道:“这一课就讲完了,你要熟读熟记,不要贪多,贪多爵不烂。”

薛刚接过书本说道:“娘,我还不识字哩,怎样读书?”

梨花笑道:“是啊!孩子还不会爬哩,就想叫他走,真是可笑。”就向秋香说道:“你赶快去到集上,买回文房四宝,让他先学写字。”

秋香去到集上,买来了纸墨笔砚。梨花将纸割成方块,叠成仿,又写了一个仿影,套在仿纸的下边,让薛刚模仿着写,并教了拿笔的方法和写字的姿势。薛刚天姿聪明,对写字很感兴趣。

一连几天,薛刚没心出去玩耍,老老实实坐在屋里学写字。梨花心里暗自高兴。

梨花见儿子虽小肯学,就不断以古贤作比,如头悬梁,锥刺股,如囊萤,如映雪等,激励儿子刻苦上进,薛刚学习进步很快。在晚上练功时,从基本功开始,崩腿、翘脚、下腰、拿大顶等,梨花要求非常严格,有一点不对,就要挨打,有时将儿子打得皮肉流血,还要训斥。薛刚眼噙泪花,也不敢哭。有时春红秋香辅导得稍有疏忽,也要挨训。就这样,在樊梨花的严格要求下,学文习武齐头并进,立见成效。

一天下午,薛刚出去玩耍,与王大伯家的儿子王相打了架。王相比薛刚大三岁,个子大,有力气,被薛刚使出刚学会的一招“金刚掠地”,“啪”地一脚,就将王相撂倒了。王相哪里服气,爬起又上,被薛刚左脚一勾,“通”地又跌一跤。王相吃了亏,回去向妈妈哭着诉说受了薛刚的欺侮。王大娘很护短,就去找樊梨花,梨花气得打了薛刚两巴掌,又骂了几句,才算下架。

王大娘走后,樊梨花将薛刚拉到跟前,心疼地流下了眼泪,仿古比今地说道:“儿啊,你太不听话了,这样下去,岂不辜负了娘对你的良苦用心吗?你今年已经七岁了,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。像你这个年龄,三国时有个周瑜,七岁就成了将军,就能领兵上阵打仗了。战国时秦国有个儿童名叫甘罗,十二岁就做了宰相,管理国家大事。儿啊,你可知道娘对你抱有多大的希望吗?你怎么就不能争这口气呢!别的不讲,你这么大了,见了叔伯大人、婶子大娘,连点礼貌都不懂。你要从小就养成入以事其父兄、出以事其长上的做人美德,才是最起码的条件啊!孩子,你要懂得这个道理啊!”

小薛刚也听出了母亲的话中之意,知道自己做错了事,就向娘认错说道:“娘,我错了,以后再不出去玩耍打架了,我一定听娘的话,认真读书,好好练功,不再惹娘生气了。”说着就跪了下去。

梨花心疼地拉起薛刚说道:“好孩子,知错就好,娘也不忍心打你啊!”

自此以后,小薛刚变得更通情达理了。每日读书写字,练功直到深夜,说话也有礼貌,乡亲们都夸赞他:“薛刚像个大人。”


收藏      打印

版权声明:本站是交互信息网,如是转载,版权属原作者所有;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……

文章评论

表情

共 0 条评论,查看全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在线充值 充值说明 企业合作 信息联盟

小工具 全站总览 本站事务反馈邮箱:zeeewcom@163.com 侵权投诉 不良信息举报 紧急事务 关于我们 网站说明

豫ICP备2021011318号-1 豫公网安备41030402000033号

Copyright © ZEEEW.COM ALL Rights Powered By 零点信息网